今天是:  访问新版  
        您的位置:首页 >> 健康教育 >> 正文
 
二院科普 | 防暑降温 让您安然度夏
发布时间:2021-07-23 新闻来源:宝鸡市第二人民医院 浏览次数:424

一入三伏天,气温基本都徘徊在30多度,天天都在蒸桑拿,稍一活动就大汗淋漓。如果持续在高温下工作和活动,无法及时补充水份,就会不小心中暑。轻者口渴、头晕、眼花,重者可高热、无汗、面色潮红、血压下降,甚至发生昏迷、危及生命。

何为“中暑”

中暑是夏季的常见病,中医称之为“暑厥”、“暑风”、“闭证”,认为本病是由于体内元气亏虚,夏季暑邪乘虚而入,灼燔阳明、触犯心包所致。

根据病情轻重,可将中暑分为先兆中暑、轻症中暑、重症中暑三种类型。

图片

先兆中暑表现为大量出汗、口渴、头晕、眼花、耳鸣、心悸、胸闷、恶心、乏力,注意力不集中,四肢发麻,体温不超过38℃。此时如能及时休息,脱离高温环境,一般在短时间内即可恢复。

图片

轻症中暑者,上述症状加重,体温多升高到38℃以上,出现面色潮红或苍白,大汗、皮肤湿冷、脉搏细弱、心律加快,血压下降等呼吸、循环衰竭症状和体征。

图片

重症中暑者,病情更甚,可见高热、无汗、面色潮红、血压下降,甚至发生昏迷、危及病人生命。有一年夏季,总人口不多的法国就因中暑而导致一万余人死亡,成为当时世界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头版新闻。因此,对于中暑,我们一定要有足够的重视,并有相应的防治措施,以保证我们能够安然地度过炎热的夏季。

三伏天如何防治中暑图片图片

1.注意做到防暑降温。尽量避免长时间在太阳下暴晒,露天作业要戴能遮阳的草帽。要合理安排劳动工作时间,中暑最易在最热的中午12时到下午2时之间发生,因此,野外作业宜早出工、晚收工,延长午休时间,避开最热时段。还须频频多饮水,一方面补充消耗之津液,另一方面,饮水补充了汗源,通过出汗有利于体表的散热。图片

2.合理营养适时休息。选择新鲜的鱼、虾、鸡肉、鸭肉等脂肪量少的优质蛋白食品,新鲜的瓜果蔬菜,特别是适当多吃一些苦味瓜菜,如苦瓜等,有利于清泄暑热。要有良好的睡眠,只有睡好吃好才能养足津气,补充消耗。此外,注意不要饮用烈性酒和食用辛辣食物。图片

3.中药益气阴防暑热。可用太子参15克、麦冬10克、玉竹15克、菊花10克、夏枯草10克、甘草5克。舌苔黄腻者再加藿香15克、佩兰15克煮水代茶饮。

4.一旦发生中暑时,应迅速让患者脱离高温场所,移至阴凉通风处,敞开上衣,并服用仁丹、藿香正气水或十滴水,在太阳穴上涂抹清凉油。神志昏迷者用手指掐或针刺人中、合谷、内关穴,用冷水毛巾敷头部、腋窝及大腿内侧以加快散热。重症昏迷者应立即送医院救治,以免延误治疗时间。

防中暑大全图片图片

最后再送一份关于防中暑大全的福利。炎炎夏日,让自己清凉又安全的度过。

图片

但也有一份告诫,也需谨记哦。

忌贪凉:《黄帝内经》说:“病起于过用,需防因暑取凉。”电扇、空调有助于人们防暑降温,但是过度贪凉,反而损伤阳气。开着空调过夜,用凉水冲澡,沐浴后湿着头发入睡……等等这些,都会导致中气内虚,令暑燥和湿邪趁虚而入。

忌大汗。汗为心之液”。汗液的生成,离不开阳气的参与。就是说,出汗的同时,会大量损耗阳气。三伏天锻炼,应以微微出汗为宜,忌大汗淋漓。

忌生冷。三伏天,尽量少吃油腻食物,多吃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。饮食不宜过凉,因为寒凉损伤脾的阳气。此外,三伏天容易“病从口入”。饮食要格外注意,忌吃生冷、变质的食物。吃凉菜,先过滚水,再以蒜作为辅料,从而杀灭病菌。

忌激切。极端天气下,人的情绪容易出现较大波动。过喜过怒,都会使人气血逆乱,导致急症发生。情绪波动过大,容易诱发心律失常、血压升高,引起脑中风。

忌潮湿。三伏天哪怕再热,也不要让孩子赤脚在家里跑,更不要坐在冰凉的地板上玩耍。此外,一旦空气湿度过高,许多病菌就开始滋生。夏天家里常开空调,若不勤开窗、多通风,很容易传播呼吸道疾病。

安然度夏图片

文中图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
图片
图片

      二院相伴    健康相随

市二院中医科咨询电话

0917-3830547
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