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情回到三天前,5月26日的夜晚似乎来得格外急。
“有一受凉后气喘明显的患者,因自行服药后引发过敏反应致使气喘加重。现已用过平喘药。请做好接诊准备。”
接班后刚巡查完所有的住院患者,心内一科值班医生高娜就接到急诊科值班医生丁雪芹的电话。她迅速做好接诊准备,患者一入病房,立即给予相应的吸氧、静脉输液、平喘、化痰、扩张气道等综合治疗后,患者的病情逐渐趋于稳定。这位患者就是本文开头提及的年逾九旬的李爷爷。
紧接着,晚上十点钟,急诊科丁雪芹又收治了一位血压高达190/100mmHg 的患者。20分钟后复测血压为170/100mmHg,准备用微量泵时,高娜在查体时发现患者右侧肢体活动不便,自觉右手握不住笔,走路有往右侧偏的迹象,嘴角向左侧歪斜。遂请神经内二科田秀丽主任急会诊,确诊为急性脑梗死,在三小时溶栓时间内,转至神经内二科进一步治疗。将该患者转科后,刚走出电梯,高娜就遇到了以“急性心肌梗死”收治入院的李师傅。
迅速电话通知科主任梁彦华后,高娜迅速为患者进行了一系列应急处置和术前的紧急准备。梁主任只用了15分钟就从家中赶到了医院,迅速进行冠脉造影,并行冠脉介入术。患者23:19入院,不到24时就完成手术安返病房。
凌晨30分,梁彦华和高娜回到病区不久,就接到神经内二科田秀丽的急会诊电话,患者是72岁的雷某。以“右侧肢体无力1小时余”急诊收治入院。入院时患者胸闷、大汗、上腹部疼痛、恶心、未呕吐,既往有脑出血、脑梗死、高血压病史,无心律失常史,曾反复在市二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。查体血压180/100mmHg。当天值班医生田秀丽主任迅速查看病人,行头颅CT检查未见出血,急诊行床边心电图检查提示频发房性早搏、频发室早搏、心肌缺血。梁彦华主任会诊后的意见为:急性心肌梗死不能完全排除。为进一步诊断有无急性脑梗死,联系急诊行头颅磁共振检查,排除了新发脑梗死,考虑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,转至心内一科进一步治疗。这时时针已指向了凌晨三点。